close

 

 

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之一【德】岡特.蘭堡

岡特

岡特·蘭堡簡介

岡特.蘭堡(Gunter Rambow, 1938-1938年生,1963年畢業於卡塞爾美術學院(1958-1963),196022歲,在法蘭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圖形攝影工作室,美國著名藝術史學家菲力浦‧梅洛斯在其《圖形藝術設計史》著作中稱,蘭堡為德國視覺詩人,稱蘭堡的法蘭克福圖形攝影工作室為二十世紀後期最具創意的設計工作室之一。

1974年至今為國際平面設計聯盟會員(AGI)。同年,36歲的蘭堡受聘為卡塞爾綜合學院圖形設計教授,1987年(49歲)任卡塞爾視覺傳達教授,1993年(55歲)至今任卡爾斯魯厄國立設計大學一級教授、副校長。1997年(59歲)擔任江南大學名譽教授,國際廣告設計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他的作品被波蘭華沙的韋爾傑洛招貼廣告博物館、科特巴斯國立美術館、法國巴黎招貼廣告博物館、德國國立席勞動力文化藝術成就博物館、柏林美術圖書館、卡塞爾國立美術珍藏館等國際博物館、大學以及文化機構收藏。曾多次榮獲國際廣告設計金獎,曾任華沙赫爾辛基、大阪、墨西哥、科羅拉多等五大國際廣告設計藝術展評委。

他在創意上的造詣,是他以淵博的文化根底和深厚的美學修養,由表及裡地去表現廣告主題的本質和內涵,思維豐富敏銳、思路寬、廣、深、厚,他以宏觀的大氣派,把複雜的大題材,以濃縮概括的可視圖形表現出來,如社會評論,法國大革命等,又以文學家、戲劇家、導演家的功底,深入劇本、深入角色,深層地表現名著名劇,如《奧賽羅》、《哈姆雷特》等,他以以平民百姓的情懷,把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土豆、菜花、白菜、蘋果等,藝術加工為不平凡的新形象,如為雜誌社,為他自己個展所創作的招貼,他的創意點子,常常出人意料,別出心裁。他善於用簡潔、明快、響亮的色彩,每幅作品選用一個主色調去征服觀眾,他常常底色用純度很高的紅、黃、藍、黑大面積主色調來突出主題形象,或者主題形象用紅、黃、藍純色,底子用大面積其他深色來突出形象,強調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間的色彩對比,其色彩具有簡潔、鮮明、強悍果斷的美感,這也正是招貼廣告功能所需要的色彩,因招貼張貼在戶外車水馬龍的繁華區,只有強烈的色彩,才能瞬間奪取人們的視線,傳達資訊。

他本人經常穿一身黑衣服,戴黑帽子、穿黑鞋,一雙深邃的眼睛,透著靈氣,談吐果斷明確,感覺他和他的作品一樣,深沉善思考、有個性,據他的學生說,他治學嚴格,對學生要求也嚴格,這種嚴格的精神也滲透在他的作品中。

岡特作品01

 

蘭堡60年代的繪畫圖形廣告造型優美,表現自然,深刻,注重畫面整體設計意念的把握,盡可能擺脫純繪畫藝術中直觀的寫實表現;80年代的攝影圖形廣告風格是蘭堡的又一個頂峰時期,蘭堡風格也好,德國風格也好,攝影圖形都把廣告藝術帶入了一個新時代,引導了國際潮流,他為慕尼黑費舍爾出版社設計的系列招貼作品表現了蘭堡對朝現實主義的理解和發展。他善於用攝影手段表現夢幻世界與現實世界,虛與實之間的關係,注重把一種元素的疊合視感作為強烈的對照物研究,他的招貼作品以其雪梨的寫實性攝影圖形著稱,他感興趣的是物體、照片和抽象概念的綜合藝術效果。這個時期的攝影招貼作品不僅感染了觀眾,也是攝影藝術家們感覺到了攝影藝術的自我價值和應用價值的存在。90年代,當一批設計師陶醉於攝影招貼時,蘭堡的思維又一次起了變化,單純、簡潔、明瞭、注重視覺力度又成為他追求的新風格。

岡特作品02

 

岡特作品03

最能代表蘭堡風格的時期應該是80年代左右,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除了表現出一種非凡的想像力之外,他的攝影蒙太奇手法在當時還沒有電腦技術的條件下,用暗房手法來完成,是我們今天難以想像的。他本人認為他早期的作品從藝術性來說,比後期的作品要更和諧,由於手頭的設計任務越來越多,他不得不常常把印刷的事交給印刷廠負責,這一點他曾自責說這將給他的作品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蘭堡的教育思想植根於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包浩斯設計教育思想體系中所提倡的功能主義,正如他的作品所表達的那樣,用視覺語言說話,強調視覺功能,善於用最簡單的視覺語言表達最深刻的內涵。蘭堡能非常準確地捕捉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尋找非直觀的視覺元素,經過藝術性誇張,表現其深刻的內質;視覺功能至上,恰如其分地把握視覺語言,使人一目了然。 

他常常表示反對使用太多不同的工具,對於使用電腦,他同樣持批評的態度,他認為藝術設計隨著使用電腦而日趨衰退,當然他並不想廢除使用電腦或否認它作為一種工具的用處,但他寧願使用鉛筆也不願依賴電腦,因此在卡塞爾大學時,只要有必要,他就會叫人把電腦吊到天花板上,留出設計的工作空間,這並不是說他怕被電子設施所沾染,而是他要避免使自己的學生在選擇主題或媒介物時過早地變得太專業化。

岡特·蘭堡作品探析:

755282  755373  

755464  755545  

(一)深度的分離
深度的分離是指在空間和層次上的分離,也包括元素的分離,整體和部分的分離。蘭堡的土豆系列作品就具有明顯的深度分離特徵。

土豆是岡特·蘭堡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設計主題,其土豆的系列海報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館的個人展上展出過。

岡特·蘭堡出生於二戰的發源地德國,土豆伴隨蘭堡度過了苦難的青少年時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裡。蘭堡對土豆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認為土豆是德國的民族文化。

他的土豆招貼令人稱道的不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創意和視覺效應的魅力。土豆系列招貼體現了蘭堡對土豆的鍾情,也反映了蘭堡對同一種設計主題的執著。

755916  755997  

756098  756199  

(二)式樣的轉換
式樣的轉換是指從一種組成形式轉換到另一種組成形式。這也是蘭堡創造中經常運用的設計方法。

書籍是蘭堡創作的另一個設計主題。在蘭堡眼中,書籍能給人帶來光明和希望。

他每年至少為S·費舍爾出版社設計一幅招貼。這個系列作品中展現了平面書籍給人帶來的想像空間十分廣闊。

他往往把平面設計元素分成幾個層次,如左下圖中的書被手握住,這隻手由平面轉向立體,書似乎懸浮在空中並投下陰影,營造出一種失重的空間感。

它傳達了把握住了知識就擁有了力量的設計理念。

7571012  7572213  

7573014  

(三)張力的凸顯

在蘭堡的作品裡,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蘭堡追求平面之外的視覺效果。通過元素的密集獲得張力凸顯效果是蘭堡嘗試的又一種方法。

上圖中的社會文化招貼就是蘭堡運用這種方法的典型代表。我們在感知這些畫面不動的式樣時,又感受到了一種運動的具有傾向性的張力。

左上圖中密密麻麻的人頭讓人感覺壓抑,人群似乎在由遠而近地蠕動,並有向紙邊湧出的運動趨勢。這種"不動之動"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右上圖中基本元素的環形聚集,構成了畫面中螺旋的空洞,這種圓形構成具有的運動特徵就是以圓心為中心向外呈發射狀運動。而左下圖中錐形聚集的運動特徵則是從頂點向等腰三角形的底邊方向呈發射狀運動。因為具備了這種運動的傾向性,平面中的畫面不再單調,反而凸顯出一種具有傾向性的張力。如此,人們的視覺鎖定在元素的聚集點,疏密得當的安排使得畫面的聚集發散效果更加強烈。

 

事實上,一切視覺現實都是視覺的活動造成的。只有視覺的活動,才能賦予視覺對像以表現性,也只有具有表現性的視覺對象,才能成為藝術創造的媒介。

蘭堡正是運用視知覺的原理,通過元素的密集和發散構成新的式樣,凸顯張力,以達到平面效果上的突破。

參考資料來源:

 

http://blog.udn.com/jason080/6318101

http://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paper_311/pgra_3112/2007-10/1192288910.html

如有侵犯或違反版權請告知我們並於兩日內下架

 

arrow
arrow

    創客專案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